口腔癌及檳榔危害防制宣導-檳友一時、病友一世,找回健康笑容

檳榔是導致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。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,台灣每年約有 8,000 人罹患口腔癌,死亡人數超過 3,000 人,其中男性患者約有七成曾有嚼食檳榔的習慣。長期嚼檳榔不僅會造成口腔黏膜損傷、牙周病與口臭,更可能導致癌前病變及口腔癌的發生。

許多民眾仍誤信檳榔迷思,如「檳榔是水果、吃了沒事」、「只要把汁吐掉就不會得癌症」或「吃沒有加紅白灰的菁仔就沒問題」。事實上,檳榔本身已被世界衛生組織(WHO)列為第一級致癌物,即使未添加其他物質,也會透過檳榔素與檳榔鹼等化學成分對口腔造成長期刺激與傷害。


「識檳、拒檳、戒檳」三步驟,遠離檳榔威脅

一、識檳:正確認識檳榔的危害
檳榔子本身即具致癌性,不論是否加入紅灰、白灰或荖葉,均可能造成口腔黏膜纖維化及癌變。長期嚼檳會導致口腔潰瘍、牙齦萎縮、口腔乾燥與張口困難等症狀。

二、拒檳:堅定拒絕第一口
不嘗試、不接受、不邀請。千萬不要因為朋友、工作或社交壓力而嚐試檳榔。除了影響健康,也會造成牙齒染色、口氣不佳及外觀變化,進而影響自信與人際關係。

三、戒檳:勇敢改變,重拾健康
若已嚼食檳榔,建議儘早戒除。可設定目標逐日減量,或尋求戒檳輔導協助。想提神者可改以口香糖、無糖喉糖或其他替代方式。定期進行口腔黏膜檢查,可早期發現病變、降低罹癌風險。


政府免費口腔黏膜檢查補助

為早期發現並降低口腔癌發生率,政府提供以下族群每兩年一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:

  • 30 歲以上嚼檳榔(含已戒)或吸菸者

  • 18 歲以上嚼檳榔(含已戒)之原住民

民眾可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接受檢查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口腔癌五年治癒率可達 80%。


健康不漏接,守護微笑每一天

佛教正德醫院呼籲民眾重視口腔健康,從「識檳、拒檳、戒檳」做起,並落實定期口腔檢查,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。
守護笑容,從拒絕第一口檳榔開始!

佛教正德醫院預約檢查   掛號專線:04-37026588#1160 、網路預約掛號(家醫科)

喜歡這則文章嗎?立即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