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做被動關節運動的目的是甚麼?
針對身體虛弱無力、癱瘓、長期臥床的病人,可預防關節僵硬,維持其活動度,促進血液循環,避免肢體攣縮、變形的發生。

二、骨折的病人能做被動關節運動嗎?
不只骨折的病人,包含尚未完全癒合的骨頭、惡性骨轉移者、脊椎不穩定、深部靜脈栓塞的肢體、剛接受完手術的肌肉、肌腱、韌帶、關節、皮膚處、肢體紅腫熱痛、急性期風濕性關節炎等,皆不適合被動關節運動。

三、執行被動運動須注意甚麼?
(一)執行被動運動前,若肢體僵硬的病人,可先使用熱敷及按摩,讓肌肉柔軟鬆弛,若意識不清或水腫的病人,須注意皮膚狀態避免燙傷。
(二)運動時速度應放慢,在沒有疼痛狀態下,以最大限度的範圍內活動,並隨時注意病人情況,如:肢體的顏色與溫度、對活動的耐受度等,有無不良反應。
(三)應避開傷口與疼痛部位,操作者活動前應修剪指甲,以免病人受傷。

四、要如何執行被動關節運動?
(一)穿著寬鬆的衣服,均勻的塗上適量的乳液。
(二)活動皆以末梢肢體開始,從手指或腳趾開始,在漸進式往近心端的方向進行。
(三)操作時一手放在操作的關節遠心端支托,一手放在關節活動處感受活動的情形,過程中須注意病人非語言的表示。

(四)每個關節都要活動到,一開始以5次為起始,在依病人的狀況增加次數,維持 5-10 秒,一天可做 2-3 次。


若有任何疑問,請不吝與我們聯絡

安寧病房關心您
電話:(04) 3702-6588

喜歡這則文章嗎?立即分享